作者:北京亿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:2025-04-09 11:01:51
新修订的《北京市消防条例》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,消防验收流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限额以下小型工程 不再单独开展消防验收备案,依托现有管理制度加强高风险项目监管,减少企业负担。
一般项目 实行“清单+告知承诺制”。建设单位签署承诺书后,提交备案表和书面承诺即可获得备案凭证,住建部门仅按5%比例抽查,工程资料由企业自行留存备查。
重点项目 按常规流程备案,但监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抽查时限明确为“自确定为检查对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”。
7个工作日办结:消防设计审查、验收、备案及抽查,以及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检查,均需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告知结果,避免企业长时间等待。
优化协调机制:消防监管部门与行业部门加强检查衔接,减少多头重复检查,降低对企业经营的干扰。
非现场监管:利用技术手段(如远程监控)开展监管,减少现场检查频次。
技术融合:整合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构建智慧消防体系,覆盖政务服务、火灾防控、应急救援等环节。
统一规划: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布局,实现同步规划与实施,提升整体效能。
制度措施:制定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政策,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,平衡安全与便民。
责任明晰:按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”原则,明确行业部门消防责任,减少推诿扯皮。
特殊建设工程:仍须严格按《消防法》申请验收,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者禁止投入使用,确保重点工程安全标准。
电动自行车管理:要求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场所,禁止进电梯或违规停放,既降低火灾风险,又方便居民生活。
新条例通过分类管理、简化流程、技术赋能和明确责任,实现了消防验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的平衡。企业可节省时间成本,监管部门提升效率,市民安全获得更好保障。建议建设单位及时熟悉新流程,利用告知承诺制等政策红利;相关行业部门需加强协同,确保措施落地。